數位人文教學:如何讓工作流程有效率,學習成果佳

Making Time: Workflow and Learning Outcomes in DH Assignments by David “Jack” Norton


本文由余佳穎編輯

本文摘自David “Jack” Norton的〈Making Time: Workflow and Learning Outcomes in DH Assignments〉,由余佳穎統整後撰文。


數位人文學的教學著重在讓學生的每份作業都能利用科技進行輔助,同時,作業成果也以數位檔案的方式來呈現。諾頓指出,數位人文教學的工作流程與學習成果一樣重要,他將工作流程定義為一種「結構嚴謹且有效率的工作過程」(諾頓,2019,第二段),透過仔細探討工作流程中可能遭遇的挑戰,不只考慮完成作業所需的步驟,也需考量在開始前後的注意事項以及評估完成時間,如此一來,才能使數位人文教學實踐更加完善。

諾頓更進一步說明,除了明確的工作流程,詳細的解說要如何完成作業,在數位人文教學也十分重要,他以自己所帶領的社區大學所開設,專為低收入學生設計的歷史課程為例,在其中一份作業中,「考量到這些因素,我出了一份需要使用Omeka Neatline(https://omeka.org/classic/plugins/Neatline/,可創造互動式地圖、圖片等的內容管理系統)完成的作業,此開源工具讓學生可以將儲存歷史後設資料紀錄點呈現在GIS地圖上,作業有八頁說明,包括﹕標題、作業目的、學習目標、完成作業的步驟、完成時間、作業最終的繳交格式要求、評分標準,以及關於作業的常見問題。」(諾頓,2019,第四段),詳細的說明並不會讓學生失去批判思考的能力,反而提升了他們的表現。這樣的授課方式能在過程中讓學生主動吸收知識,因為學生必須更積極地主動學習,因此比起老師講課,學生在台下聽講的教學方式,透過實踐來進行教學的效果更佳。

同時,教師也須評估完成一項數位人文教學計畫所需花費的時間,以及要使用哪一種工具最有效率,尤其在學生數量眾多時,審慎的安排才能讓教學過程更順利,並確保每個學生都能獲得足夠的指導與作業回饋,諾頓提到他的每項教學計畫都會先以相同的模板開始往下展開,以節省時間,並指定學生使用他能更有效管理時間的工具來完成作業,例如﹕CartoDB (https://gisgeography.com/carto/)、MapStory (https://medium.com/dslab/making-a-map-in-mapstory-c0768432a9fa)和ArcGIS (https://www.arcgis.com/index.html)。其中,諾頓認為設計作業的一個要點就是要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就能學到所需的知識與技能,因為對於需要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的社區大學學生來說,實際看到學習會有那些收穫至關重要。

總結而言,數位人文課程設計的重點就是學生,一切都要以學生為導向來做規劃,最重要的是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學生除了自行尋找數位的學習資源,還要提出研究課題,並在學習過程中持續應用知識,同時培養必要的技能,導師所擔任的角色也不僅僅是教授知識,而是幫助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將知識完全融會貫通,並予以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