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建立機器人,使標籤文章更便利

The New York Times Built a Robot to Help Make Article Tagging Easier


本文由李衣絨編輯

本文摘自Justin Ellis 的《The New York Times Built a Robot to Help Make Article Tagging Easier》,由李衣絨統整後撰文。


在寫作之際,抑或是撰寫文章時,透過關鍵字搜尋及標籤索引,能夠簡化記者或是文章編輯者的工作流程,可說是如虎添翼。為此,《紐約時報》的研發實驗室研究機器人多年,創建了名為Editor的機器人,造福記者及文章編輯者。

Editor機器人,是個實驗性的文本編輯工具,能夠針對文章進行分析,為文章中的詞彙、片語做更深層的註解標籤,就像拼寫檢查工具標示錯字一樣。此Editor機器人能夠提取各類型元數據的文本檔,來連接標籤語料庫與神經網路間的連繫。神經網路,是種機器學習的程序,類似於人腦結構的神經元,專門建立讓電腦能從錯誤中學習並改善的系統。

當記者在撰寫文本時,所撰寫的詞彙、片語及句子都將傳送到元數據中,再傳送回編輯介面。而元數據,能結構化資料,將使記者及文章編輯者順利找到所需的檔案。整個過程中,Editor機器人將自動顯示建議的標籤索引,使記者或文章編輯者能以更快的速度完成工作流程。藉由應用機器學習的技術,採取互動式模式,使機器人執行大規模計算與儲存高容量,人類找出上下文並理解語言,進而達成互助合作。除此之外,Editor機器人能夠設定類別,如: 人物、地點、事件等,進而使獲取資訊更加便利。

然而,使用Editor機器人時,遇到最大困境是將可能遇到系統延遲操作的情形。為能有效率的執行作業,Editor機器人須以非常快的速度運行。因此,《金融時報》科技長約翰•歐唐諾凡曾表示Editor機器人只是AI編輯的雛型。雖然此Editor機器人目前無法在紐時研發實驗室外的地方作使用,卻已成為未來AI編輯的一項準則,帶給新聞編輯部一個新世界。

簡而言之,Editor機器人在新聞界已佔有一席之地。透過自動化系統及機器學習,能夠成為記者及文章編輯者的一項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