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人文指南 日譯版

デジタル・ヒューマニティーズ入門


本文由邱郁婷編輯

本文摘自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的〈數位人文指南 日譯版〉,由邱郁婷統整後撰文。


文本簡介

〈數位人文指南 日譯版〉為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2012年度「人文情報學概論」計畫的一環,該指南之原文為《A Short Guide to The Digital Humanities》(Anne Burdick, Johanna Drucker, Peter Lunenfeld, Todd Presner, Jeffrey Schnapp, 2012),出版自MIT press,並發布於Creative Commons 3.0 Attribution- NonComercial-ShareAlike license。〈數位人文指南 日譯版〉中針對數位人文領域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如數位人文之簡介、研究計畫及教育等,讀者可藉此文本更加深入地了解此領域。

數位人文

數位人文並不單單只著重於「數位」或「人文學」單一一個面向,而是將兩者進行結合,透過電腦實行協作性、跨領域性之人文相關研究、教育或出版等事務的一門新學問。

數位人文使知識的傳播與產出不再受到紙本限制,即便是在同一物質上,也能達成多視角的切換,於「極大」及「極小」之間自由縮放,亦能將多種數據集,如文獻資料、研究筆記或書信(Correspondence)等融合進研究成果之中。此外,在數位化的特性之下,無論是快速修正、隨時編輯,亦或是單一產物存在複數作者、路徑及系統平台皆能達成。

數位人文研究計畫

所謂「研究計畫(Project)」通常以團隊為單位執行,並透過專業研究員之間的相互合作將研究課題概念化,設計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數位人文研究計畫多由相關領域之學院、教職員或學生主導,參與人員及機構十分多元,可能包含人文機構(如博物館、圖書館等)以及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等,在某些情況下,企業亦可能參與其中,因此數位人文可謂是一門跨領域的學問。而數位人文研究計畫有大、中、小規模之分,其規模與複雜程度可由參與人員與機構的數量來判斷,不過該領域大多數的研究計畫規模介於大型與小型之間。

數位人文的研究手法與過去的人文研究相同,由分析、批判、翻譯、編輯、注釋、歷史調查及語境化(Contextualization)等方法所構成。研究中將針對一、創作的形式與歷史特性;二、人類個體與社會之相互作用;三、思想史與物質文化之歷史進行分析。此外,數位人文研究著重於人類史中定量及非定量的特質,如複雜性、歧義性(Ambiguity)、媒介特異性(Medium specificity)與主觀性等。然而,研究中使用的媒介雖不再侷限於文本,但將人文學的傳統價值觀與之調和是其核心責任,其應追求分析的敏銳度與清晰度,提出有效論證,嚴謹地使用證據並注意資訊傳達的效力與表現性。如此,數位人文研究透過多種媒介以及物質與數位之結合,將實際作業與廣大的數據集融合一塊,藉此定義和釐清與人類感官相關之知識。

數位人文教育

數位人文教育不同於以往的人文學教育,其透過「Making and Doing」,即所謂的「實作」來達到學習效果,並以此拓展人文學研究之範圍,開發得以提升品質及關注度之研究方法。而數位人文教育特別強調的便是團隊合作,亦意味著同儕間相互評價的作用將逐漸增大,且更加關注得使溝通與批判性思考突破文本限制的一系列技能。

數位人文教育的學習成效所著重的即是運用數位手法進行批判性思考之能力,並藉此制定以人文學課題為核心之研究。而學習成效中,以下6個項目尤其受到重視:

一、 將數位化研究之目標、手法及媒介與個別領域課題結合之能力

二、 數據之理解、分析及運用能力

三、 培養專業知識並用以評判資料及數據

四、 謹慎(Critically)運用設計之能力

了解知識設計(Knowledge design)於溝通、研究計畫之發展及數位數據長期保存上之重要性,並學習運用數位設計思維(Computational design thinking)創建議論形式與解釋之呈現。

五、 評判資訊與資訊技術之能力

六、 團隊合作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