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國內大學數位人文學程概況

Digitale Geistwissenschaft


本文由林育如編輯

本文摘自〈Digitale Geistwissenschaft〉,由林育如統整後撰文。


Digitale Geistwissenschaft 是一份由科隆大學數位人文中心(英語:Cologne Center for eHumanities,簡稱:CCeH)於西元2011年在與德國數間大學共同合作、完成的報告,內容紀錄德國、奧地利以及荷蘭3國境內設有數位人文學程的大學學程。該報告由中心內的塔勒教授(德語:Prof. Dr. Manfred Thaller)領導,並由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德語:Bundesministerium für Bildung und Forschung,簡稱:BMBF)贊助。

報告內中,共有13所大學機構提供相關大學學程,其中半數提供學士學程,部分提供結合學士及碩士2種學程,少數僅提供碩士學程。德國數位人文學程屬跨領域學程,意即無論主修、副修,學生皆需結合另一領域為第二主修、副修方能完成學業。跨領域學科中,多以人文科學為主,如:文化、語言、歷史等,視各校規範。因此雖同為數位人文學程,各校學生所選擇的另一領域可能截然不同,其課程內容也有不少差異。

以下統整內容出自Digitale Geistwissenschaft 及 各校的官網介紹,內容將涵蓋各大學、系所、學程及修業條件介紹。

德國科隆大學

大學介紹

創立於1388年,科隆大學(英語:University of Cologne;德語:Universität zu Köln)是除海德堡大學(英語:Ruprecht Karl University of Heidelberg;德語: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 Heidelberg)外,第二古老的大學。該學府歷年研究表現出色,是德國境內規模最大且最重要的研究型教學機構之一。

系所介紹

資料出處:IDH系所介紹 、 Digitale Geistwissenschaft 及 科隆數位人文中心簡介

數位人文系(英語:The Department of Digital Humanities;德語:Das Institut für Digital Humanities,簡稱:IDH)由人文學院(英語:Faculty of Arts and Humanities;德語:die Philosophischen Fakultät)創立於西元2017年。該系的研究領域主要分為著重語言學的語言資訊處理及偏重歷史及文化科學方面的文化及媒體科技,後者涵蓋內容廣泛,包含考古學及歷史語文學等。 此外,科隆大學內仍設有另2所與數位人文有關的機構,如西元2009年創立的科隆數位人文中心(英語:Cologne Center for eHumanities,簡稱:CCeH)及 科隆數位人文數據中心(英語:Data Center for the Humanities,簡稱:DCH),前者旨在培養因應數位科技變遷的相關能力,並同時擔任校內哲學學院學者與其他科系或校外合作的溝通橋樑;後者的科隆數位人文數據中心則負責校內人文學科相關研究資料的長期保存及資料管理。

課程介紹

資料出處:資訊處理課程介紹 、模組介紹 及 Digitale Geistwissenschaft

德國科隆大學數位人文系設有資訊處理(英語:Information Processing;德語:Informationsverarbeitung)學士課程。除固有的資訊處理外,學員必須從人文學院中選擇另一門作為主修,以完成雙主修學程。 課程為期6學期,內容著重於程式編寫及軟體開發,涵蓋資訊科技及資訊處理概論、電腦語言學(同:計算機語言學)、軟體科技、應用語言學資訊處理及人文計算學。

休業條件

資料出處同上段

兩門主修學分各需 78 ECTS學分(歐洲學分互認體系;英語: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and Accumulation Systemp,簡稱:ECTS)涵蓋模組內的實習學分,約180小時,即4周半。學員實習領域需符合其修業領域,以助累積業界經驗。待實習結束後,學員需繳交2分文件:實習報告(至少5,000字)及雇主提供的實習證明。此外,學程中另含通識課程及篇幅約40頁的論文,兩者各占 12 ECTS學分。學生必須於12週內並在繳交前完成2門語言檢定證明:按照歐洲共同語言參考標準(英語: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 Learning, Teaching, Assessment,簡稱:CEFR)英語需達B2等級;另一外語能力則需達A2。

統整

deutch dh p1

德國符茲堡大學

大學介紹

資料出處:符茲堡大學校史及簡介

德國符茲堡大學(英語:Julius-Maximilians-Universität of Würzburg;德語:Julius-Maximilians-Universität Würzburg,簡稱:JMU )創立於西元1402年,是當時歐洲德語區境內第6所創立的高等教育機構。因二戰期間曾遭受猛烈轟炸,過去的校園已經和今日於上世紀60年代經重建、擴建後的面貌有所不同。符茲堡大學的學術表現優秀,該校校友中有超過10位榮獲諾貝爾獎的殊榮。

系所介紹

資料出處:符茲堡大學簡介及系所官網

過去的符茲堡大學以法律、神學、哲學與藥學系聞名,如今因應世界潮流演進,校內也陸續設立了新學程,如:奈米科技、功能性材料、遊戲製作以及數位人文等。 數位人文系的教職員主要係由德國語文學院的近代德語文學系及哲學院下的電腦語言學系雙方的教師出任。該系研究方向著重於電腦語言學(又稱:計算機語言學),舉凡任何涉及計算文學研究(英語:Computational Literary Studies)的領域,都在該系研究範圍之內。

課程介紹

資料出處:數位人文系學士學程介紹

針對學士學程的課程內容主要分為4個方向,分別為:文本編碼、語料庫編輯、多媒體物件及圖文分析。

修業條件

資料出處同上段

該學程主要分為6學期,學生可將該科系作為主修或副修選讀;若是作為主修,則該門主修加上另一主修各需達 60 ECTS學分(歐洲學分互認體系;英語: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and Accumulation System,簡稱:ECTS),選修則各需達 15 ECTS學分,且需通過關鍵能力資格鑑定取得 20 ECTS學分,最後完成畢業論文並完成 10 ECTS學分;若作為副修則需完成必修科目並取得 60 ECTS學分即可。

統整

deutch dh p2

德國哥廷根大學

大學介紹

哥廷根大學(英語:Georg August University of Göttingen;德語:Georg-August-Universität Göttingen)位於德國西北部,是一所於1737年開放的公立研究型大學。初期僅有神學、法學、哲學及醫學等四大學系,發展至今已新增數倍,其中以法學為該校最著名的科系之一。不僅如此,哥廷根大學人才輩出,除了曾在西元2007年之2012年之間入選德國精英大學之一,校內校友、教職人員與研究人員共計44人曾獲得諾貝爾獎。

系所介紹

資料出處:哥廷根大學數位人文學院介紹

數位人文學院於西元2019年成立,其研究方向專注於人文研究過程中使用電腦科技輔助的方法論。校內設有「GCDH」即「哥廷根數位人文中心」(外語:The Göttingen Centre for Digital Humanities,簡稱:GCDH)由數間跨學院的教職人員組成,以數位人文善用科技的方式輔助校內的研究、教學及相關建設活動。

課程介紹

資料出處:哥廷根大學數位人文學士學程簡介 、 課程模組 及 Digitale Geistwissenschaft

哥廷根大學提供的數位人文學士學程為雙主修,學生需在6學期間修滿 180 ECTS學分(歐洲學分互認體系;英語: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and Accumulation System,簡稱:ECTS)。必修課程內容涵蓋數位文本及聲音分析、程式設計、電腦科學(又稱:計算機科學)、統計學等;選修課程則有圖片及物件數位化和聲音及文本數位化等課程。

修業條件

資料出處:人文學士學程申請條件 及 課程模組

因系上課程採德語及英語授課,按照歐洲共同語言參考標準(英語: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 Learning, Teaching, Assessment,簡稱:CEFR)申請者需具備B2以上的英語程度。入學後,完成課程學分後,學生仍需完成 12 ECTS學分的論文,方能取得學位。

統整

deutch dh p3

德國班貝格大學

大學介紹

資料出處:維基百科

班貝格大學(英語:University of Bamberg;德語:Otto-Friedrich-Unviersität Bamberg)位於德國南部,創立於西元1647年;以人文科學、文化研究、社會科學、經濟學及應用電腦科學聞名。

系所介紹

資料出處:班貝格大學資訊系統及應用電腦科學學院官網

該校於西元2001年設立「商業資訊系統及應用電腦科學學院」(英語:Information Systems and Applied Computer Science;德語:Wirtschaftsinformatik und Angewandte Informatik,簡稱:WIAI),學院內課程皆是跨領域內容所組成,其大方向皆以商業及電腦科學(又稱:計算機科學)為基礎的資訊系統結合專注於人文科學方向的應用電腦科學(又稱:應用計算機科學)以及具備理論及實踐於一體的電腦科學。

課程介紹

資料出處:應用電腦科學主修學程、副修學程

班貝格大學的應用電腦科學系提供的學士學程共有3種:主修、雙主修及副修。學生若選擇主修及雙主修,則需在6學期內修滿 180 ECTS學分(歐洲學分互認體系;英語: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and Accumulation System,簡稱:ECTS)其中包含 75 ECTS 以上的主修學分、30 或 45 ECTS 的另一門主修或是副修以及 18 ECTS學分的通識學科,加上最後 12 ECTS學分的學士論文。以上學程的課程內容多樣,有許多方向可供選擇,如:認知系統、人文計算、人機互動及智慧環境等。此外,與電腦科學領域相關的模組領域也不少,學生可以修讀通訊系統、軟體工程與程式語言等。

倘若選擇副修,學生則需完成 30 至 45 ECTS學分的應用電腦科學課程。應用電腦科技的副修課程主要提供以下4大方面的課程:文化訊息學、媒體訊息學、智慧環境、認知系統以及人機互動。

修業條件

資料出處:應用電腦科學副修學程

學生須完成 12 ECTS學分的學士論文,方能畢業。

統整

deutch dh p4

德國愛爾朗根-紐倫堡大學

大學介紹

資料出處:FAU校史官網

德國愛爾朗根-紐倫堡大學(英語:University of Erlangen-Nuremberg;德語: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ät Erlangen-Nürnberg,簡稱:FAU)於西元1743年創立,校地經擴建與遷移,學術單位不斷拓展,現今的愛爾朗根-紐倫堡共有3個校區,總計有約莫40,000名學生在籍。

系所介紹

資料出處:工學院官網

電腦科學學程屬工學院提供的課程,該學院位於大學中佔地最為廣闊的校區中,一貫致力於跨科系間的研究合作及海內外的交換及教學活動,其主要研究範圍如下:化學工程與生物科技、電子工程、電子學及通訊科技、電腦科學(又稱:計算機科學)、機械工程以及材料科學。

課程介紹

資料出處:愛爾朗根-紐倫堡大學電腦科學學士學程介紹 及 學士學程模組介紹

電腦科學的學士學程為單一主修,課程內容豐富,含程式設計、資訊學、演算法、系統程式設計、電腦系統結構及微架構、電腦通訊、平行程式設計與函式語言程式設計、軟體工程等等。

學生需要在6學期中完成 180 ECTS學分(歐洲學分互認體系;英語: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and Accumulation System,簡稱:ECTS),其中包含 10 ECTS學分的實習學分以及 15 ECTS學分的學士論文。

修業條件

資料出處:學士學程模組介紹

完成課程學分後,學生需於6學期內完成實習及學士論文。

統整

deutch dh p5

德國比勒費爾德大學

大學介紹

資料出處:比勒費爾德大學官網校史介紹

德國比勒費爾德大學(英語:Bielefeld University;德語:Universität Bielefeld)位於德國西部人口總數最多的一邦,於西元1969年創立,是新興研究型大學,校內約有25,000位學生分佈於14間學院,研究領域涵蓋人文、自然科學、科技及醫藥。

系所介紹

資料出處:語言學暨文學批評學院官網

語言學暨文學批評學院所提供的學程及研究方向皆屬跨領域,且其規模屬校內最大,除了國內研究外,也不乏與外國學術機構的合作;學院中最常見的研究領域為英國文學、德語教學、日耳曼學、藝術、音樂、及語言學與文學批評。此外,以上領域的學程,各有學士及碩士學程,且可與其他領域一同修讀,如:臨床語言學、跨領域媒體研究、電腦語言學(又稱:計算機語言學)、及語言學領域的拉丁文、羅曼學……等。

課程介紹

資料出處:比勒菲爾德大學電腦語言學學士學程簡介 及 學程模組介紹

比勒菲爾德大學所開設的電腦語言學學士學程屬副修,授課內容涵蓋電腦語言學、程式設計、資訊結構、資訊分析、應用電腦語言學等。

修業條件

資料出處:同上

若要申請入學,申請者需按歐洲共同語言參考標準(英語: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 Learning, Teaching, Assessment,簡稱:CEFR)取得B2等級以上的英語能力。

學生需在6學期內要完成副修 60 ECTS學分在加上各別主修規定學分方能畢業。

統整

deutch dh p6

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

大學介紹

資料出處: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官網

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英語: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armstadt;德語: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armstadt,簡稱:TU Darmstadt)位於德國中部的黑森邦(英語及德語:Hessen)。該校是德國境內最古老的理工大學,創立於西元1877年,其著名研究領域有:工程學、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及社會科學。

系所介紹

資料出處:Digitale Geistwissenschaft

除上述領域外,數位人文也是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的發展重心之一,其藉人文科學及工程學領域所得出的數據資料,如語音數據、多媒體數據、手寫文字等其他文檔等,發展歷史人文方面之研究。 大學中的語言學暨文學批評學院主要負責其數位人文科系發展,該系課程內容結合了英國文學及日耳曼學,其中可細分近代德語文學批評、日耳曼方言學(德語:Germanistische Mediävistik)、電腦語言學、德語教學及著重語料庫語言學及電腦語言學方面的英語語言學。

課程介紹

資料出處: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數位歷史語言介紹、學士聯合學程模組 及 學士學程模組

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提供的數位歷史語言學程共有2種不同的學士學程,且教學過程中皆使用德、英雙語。

一般學士學程必修科目包含數位歷史語言學方法論、電腦語言學(又稱:計算機語言學)、數位文學批評、語料庫語言學等,副修則著重語言學、媒體發展及文化研究。 另一種的學士學程為聯合學程,其授課內容雖與前者學程差異不大,但基於聯合學程的規劃,其授課內容並不會深入探討語言學及文化研究,此外,學程需涵蓋另一領域如:有日耳曼學、歷史、電腦科學(又稱:計算機科學或資訊工程)、哲學、政治學、社會學、運動科學或經濟學。

修業條件

資料出處:同上

以上2種學程皆要求學生於6學期內完成 180 ECTS學分(歐洲學分互認體系;英語: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and Accumulation System,簡稱:ECTS),除了必修、選修的學分外,學生必須在12週內完成 15 ECTS學分 的學士論文。

統整

deutch dh p7

德國漢堡大學

大學介紹

資料出處:Digitale Geistwissenschaft

漢堡大學(英語:University of Hamburg;德語:Universität Hamburg)創立於1919年,看似百年大學,其根源卻可追溯至17世紀的大學預科學校。後經威瑪共和國的首次民主投票後,漢堡大學成為第一所有民主精神孕育而出的德國大學機構。

現今的漢堡大學在百年內發展至綜合型大學,其研究領域涵蓋基督教神學、語言、文學、媒體、歐洲語言、歷史、哲學及亞非研究與數位人文。

系所介紹

資料出處:漢堡大學數學、電腦科學暨自然科學學院介紹 及 Digitale Geistwissenschaft

漢堡大學HDH(英語:Hamburg Digital Humanities),是跨科系、學院的數位人文研究網絡,其成立目的是在人文科學及文化研究的授課與研究過程中加入數位、資工領域的方法。 校內的數學、電腦科學暨自然科學學院下設有電腦科學系(又稱:計算機科學或資訊工程),該系規模為全德之最,研究領域多為跨領域,授課內容也多樣並提供英、德雙語課程。提供人機互動的學士學程。

課程介紹

資料出處:人機互動學程介紹

人機互動學程課程主要分為:必修、限制選修及任選三種類;必修授課重心為電腦科學、數學、心理學及畢業論文,共計 138 ECTS學分(歐洲學分互認體系;英語: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and Accumulation System,簡稱:ECTS),限選修則涵蓋進階電腦科學、心理學,共有 26 ECTS學分;學生須再完成 16 ECTS學分 的任選修課程,方能完成學業。必修課程中的心理學又細分為2個模組,學生可以自由選擇生物心理學及差異心理學或是發展心理學。

修業條件

資料出處:同上

因以上學程使用德、英語授課,學生需具備英語能力。

學生需要完成實習以取得 6 ECTS學分。

完成課程學分後,學生仍需完成 12 ECTS學分的學士論文,方能畢業。

統整

deutch dh p8




文章分類



相關文章


您可能會感興趣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