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人文學系簡覽
Study Digital Humanities: All you need to know
本文由熊泓彥編輯
本文摘自Abby Young-Powell的〈Study Digital Humanities: All You Need to Know〉,由熊泓彥統整後撰文。
數位人文又稱為人文計算,是一個跨領域的學科,利用數位科技來深入研究歷史、文學或藝術等人文學科。學系培養學生收集、分析和視覺化人文學科資料,並處理數位資訊,以一種新的方式研究人文學科課題。
什麼是數位人文?
數位人文是一門新興學科,探討數位科技和文化間的交流。學生將學習使用數位科技探索文化、語言或歷史等傳統人文議題,以及分析和理解人文科學相關數據資料。
數位人文學/碩士課程內容
數位人文的科系大多針對碩士生開設,招生的對象通常為出身藝術、人文學科或電腦科學等領域的學士,授課方式往往是線上和實體混搭,必修課程內容通常包括以下幾類:
- 程式編輯:學習使用程式語言Python編寫程式
- 數據收集與分析:學習如何統計數據與深入分析研究資料
- 人文科學入門:學習人文科學相關的基礎知識
- 個人實習:至博物館、圖書館的人文場所實習
- 畢業論文:在導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10,000到12,000字的研究論文
有開設數位人文學系的大學
- Ca' Foscari University of Venice (Italy): Digital & Public Humanities
- Linnaeus University (Sweden): Digital Humanities (Online)
- University of Helsinki (Finland): Linguistic Diversity and Digital Humanities
- University of Vienna (Austria): Digital Humanities
數位人文與傳統人文學科不同之處
數位人文課程強調,更系統性的使用資訊技術來創造和處理資料及數據,比傳統人文學科更注重實作課程。
需要精通科技才能學數位人文嗎?
學生不需專精特定數位科技,入學前也不必懂得程式設計與數據收集等數位技能。然而,如果你不喜歡數位科技,一想到分析資料檔案就頭疼,那麼這門學科可能不適合你。
數位人文學系未來出路
傳統人文學科往往不注重實作技能,學生畢業後不容易找工作;而本學科強調培養程式設計或資料分析等實作技能,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就業能力。從本學科畢業後,學生可以擔任一下職務:
- 數位策展人:過濾、收集、統整數位資產和數位藝術品。
- 技術寫作人員:用簡單的英語解釋複雜的概念、想法和過程。
- 資料科學家:負責分析、收集和解釋大量資料。
- 網頁設計、遊戲設計和資訊架構師:設計網站、軟體或手機應用程式。
- 出版和編輯、公共關係、公共政策或文化等其他領域
就讀數位人文學系的優點
- 出路多元:學生畢業後能從事的職業很廣泛,技術傳播、數位策展人等職業都能勝任。
- 研究先驅:身為新興學門,學生們的研究與發現都將成為領域先驅。
- 培養實作:學生能從課程中習得實用技能,以及獲得出外實習的經驗。
與數位人文相似的學科
如果複合式的學科不是你想要的,下列這些學科可能更適合你。
- 傳統人文學科:適合對歷史、哲學、文學和現代語言等傳統科目感興趣,而對技術和數位工具不太感興趣的人就讀。
- 資料科學,軟體工程,或產品設計:適合更注重數位技術培養的人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