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人文入門介紹
DH285: Introduct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
本文由余欣薏編輯
本文摘自Kristen Mapes的〈DH285: Introduct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由余欣薏統整後撰文。
本文章主要介紹課程的網站及針對2021年秋天所開設的課程進行描述,包含課程教學目標及課程內容,而後將介紹教學區所提供的一篇工具教學文章。
- 網站介紹
此網站提供2013年3月至2022月4月多個時期及類型的數位人文課程介紹,也擺放多個相關簡報供使用者瀏覽閱讀,教學區則提供多種資料統整或工具使用的教學。 網站網址:https://kristenmapes.com/
2. 課程介紹
此課程名稱為「數位人文的介紹」,授課講師為Kristen Mapes。課堂用MSU(Google應用程式)作為整學期課程進行合作項目的工具,用Slack作為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課程聯絡方式,Zoom則用為根據課堂進展備用的教學工具。課程也強調作業及研究項目的內容必須皆為原創的,不允許使用他人的作品作為自己的項目。
課程前期介紹數位人文的定義及相關議題,中期以The Crisis此書為範例,進行文本、圖像和數據歸納的練習,後期以Walking Harlem做為數位典藏、元數據分析、地圖測繪畫的範例練習,其中也搭配一些作業報告輔佐學生對數位人文有更深入的瞭解。
9/17課程進行第一次的報告,學生必須介紹特定領域所使用的數位人文方法,並介紹該領域內有哪些著名的數位人文研究項目,透過分享這些內容,學生能互相學習並對於數位人文趨勢更加熟悉。
10/15課程進行第二次報告,主要針對工具進行詳細介紹,每個學生選擇一個數位人文工具並向全班解說該工具詳細的使用狀況、條件及使用目的和優勢,透過此報告,學生能瞭解期末報告的工具選項有哪些。
10/18、11/5、11/12進行三次的數位人文項目評論,第一次讓學生對Navigating the Green Book此項目進行評論,而後兩次則讓學生自行選擇評論項目並於最後進行報告,過程中必須針對項目中的每個部份進行批判式的評論。
12/17進行最後的期末報告,學生必須構思並創建數位人文項目,該項目不侷限於任何主題,必須有明確的研究問題、清楚闡述研究項目及方法,同時使用論證和分析進行佐證。最後繳交的成果可為一篇論文或是一個網站,網站則可以採用多種形式(如數位檔案或數位展示、多媒體文章及可互動式視覺化項目)。
課程目標主要是讓學生能探索數位人文,瞭解創建數位人文研究項目的過程,並透過使用多樣的數位人工具進行合適的工具選擇,而後評估所創建的數據及使用工具和方法的能力,最後透過以上全部的過程進行批判性思考,深思工具、技術和數據所產生的意義。學生於課程最後能擁有根據數位人文的方法及理論,進行批判性討論和評估,並解釋數位人文該如何應用於不同領域的學科及計畫和開發並執行數位人文研究項目的能力。
課程網址:https://kristenmapes.com/introduction-to-digital-humanities-dh285-fall-2021/
3. 教學文章介紹
本篇所要描述的教學文章包含如何開發數位人文項目、介紹地圖測繪化及相關工具、介紹視覺化及相關工具、如何分類整理數位人文項目及如何於教學時帶入數位人文教學法。
第一個講解如何著手進行數位人文項目的開發和使用數位人文教學法。第二個講解地圖測繪化項目的定義及方法,此項所使用的工具包含Google Maps、Knight Lab StoryMapJS、Social Explorer、ArcGIS StoryMap、Leaflet。第三個講解講解數據視覺化的定義及目的,所使用的工具為Flourish。第四個講解如何將所做的數位人文項目進行分類整理,
圖表分類式的工具如Lucidchart、Google slides or powerpoint、Google drawing、Google docs、Whiteboarding,看板分類式的工具如Post-its on a whiteboard、Trello、JIRA、Basecamp。最後一個則講解如何將數位人文帶入教學課程裡,設計有關數位人文的教程並使用一些數位人文工具進行課程互動,如Voyant、Timeline 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