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人文學的跨領域特色
デジタル人文学クロスメジャーの特長
本文由彭靖雯編輯
本文摘自立命館大学文学部的〈デジタル人文学クロスメジャーの特長〉,由彭靖雯統整後撰文。
這個網頁主要是介紹立命館大學文學部近年來新推出的「數位人文跨領域專業」課程特色及研究事蹟。
那首先要說到的就是此課程主要的授課教授共有兩位,專攻日本文學的赤間亮教授與專攻地理學的矢野貴司教授,也分別是這個跨領域專業的兩項教學課程「京都學」及「數位人文」的授課老師。接下來就要講到這個跨領域專業的課程特色了,第一個要提到的是京都學課程,可以透過與地理訊息系統與現有地圖合成,然後以以AR以及VR創造出新的虛擬空間,讓研究員做數據處理分析。第二個要提到的是高精密度的掃描技術,只要有這項技術,在研究美術品或藝術品等人文產物時便可以坐在電腦前觀察,不需要到處走來走去或時常觸碰藝術品,方便之外主要是為了保護藝術品及其價值,另外則是直接將研究資訊電子化,讓學生及研究員能在課堂上分享資訊進行學習。
最後要介紹的就是跨領域專業的研究事蹟分享,總共有三個分類,分別是「RADIANT」、「SHIRUTO」與「ARC入口數據庫」。首先針對「RADIANT」和「SHIRUTO」進行介紹,這兩個網站收納了各個領域由立命館大學主導的研究內容及相關文章。「RADIANT」是由立命館大學本身自己設計的網站,主要是綜合針對不同社會議題,把各式各樣研究內容製成特輯來,題材如少子高齡化、環境保護等,而其中第七特輯:京都,收錄了由矢野貴司教授以及河角直美副教授所研究的跨越時空、數位化的京都故事,眾所皆知京都是一個極具歷史淵源的地方,那麼隨著時代的演變人事物也不斷的變遷,教授們善用各種現代資源VR、GIS等,以及透過古代書籍、畫本漸漸地將從古至今的京都風貌呈現出來,並將其數位化,讓所有人都有機會一睹京都的風采樣貌,還有一個特別有趣的地方是讓觀看者可以自己選擇地點及時間,系統便會顯示出當時的舊照片以及街景畫面,讓現代的人即使沒有參與到那段時光也可以擁有身歷其境的感受。
最後要提到的是「SHIRUTO」,是由立命館大學致力於推廣的各大學交流網站,裡面也有許多針對社會議題所延伸的各種知識,相比較「RADIANT」讓人感到比較正式的研究內容,「SHIRUTO」更偏向於大學生的討論觀念,比較輕鬆、一篇的篇幅也不會太多,大概10分鐘不到就能夠閱讀完,而且文章內容也很多變,從生活周遭的小事到國際情勢都有,主要就是為了讓各個大學的大學生都可以有更寬廣的思考空間、發揮想像力的自由,期望學生們能夠成為將所學知識與社會做結合,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人們。
立名館大學文學部之所以會創立這樣的跨領域課程制度並且積極地展現研究成果就是因為隨著科技日益月新以及電子數位化的更新,若是將文化產物、資訊透過大數據或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與教育做結合,那麼在這資訊發達的現代一定能夠面向全世界讓所有人共享這些無窮無盡的知識。